今晚看最後的十頁也用了超過一小時,
看最後的頁數,每揭一頁也代表著安妮越接近死亡,
一本不是虛構的書,即使距離現在接近六十年,
仍然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性的極惡。
她提到很想十月再返學,但又提到這不是一定的,
每天也擔心被人發現,不知那篇日記會是最後一篇。
結果1944年8月1日的日記是最後一篇。
從維基看到她在1944年8月4日的早上因為有人告密而被補。
協助他們藏匿的Miep Gies保存了安妮日記,
我特別欣賞Miep Gies和其他五人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他們藏匿,
這是人性光輝燦爛的一面,被發現其實很容易,
要用自己性命作賭注才幫到人,你會幫嗎?
在看到光輝一面時,也看到人生極醜惡的一面,
什麼Final Solution,究竟希特拉成長經歷了什麼才變成徹頭徹尾的魔鬼?
因為某部分有權的人變態,害得百萬千萬的人受苦?
我對戰爭的資料有興趣,但絕不希望見到戰爭。
安妮生於這樣的一個時代,她的聲音使全世界聽到戰爭帶來的悲哀。
讀一本跟血淋淋的歷史接通的日記,讀起來很沉重,
重得把你的心一直向下拉,那些不間斷的空襲,警報聲,
只是想像已經令我煩躁不安,何況她是常常經歷?
重得把你的心一直向下拉,那些不間斷的空襲,警報聲,
只是想像已經令我煩躁不安,何況她是常常經歷?
但安妮很積極,盡量樂觀,她驚的時候還跑樓梯又上又落,
希望自己跌倒後,肉身的痛會蓋過她對外邊的恐懼,
她不是負面地這樣做,而是帶點幽默,正面地面對。
希望自己跌倒後,肉身的痛會蓋過她對外邊的恐懼,
她不是負面地這樣做,而是帶點幽默,正面地面對。
她不能吸一口新鮮空氣或者看看天空,她說她極度渴望跟大自然連接,
没東西可以取代大自然。
我現在走近窗邊,吸一口空氣,我也會想到,這是很珍貴的。
我現在走近窗邊,吸一口空氣,我也會想到,這是很珍貴的。
安妮日記是安妮存在的證明,這段歷史敲碎很多人的心,
我推薦這本寫實的書,一個13至15歲的小女孩心路歷程,
搏得全世界的憐惜和尊敬。
安妮日記影響我很深,她的想法,她的正面精神,
一個小女孩生於戰爭時代尚能如此,我有什麼籍口輕言放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